小狗为什么打疫苗?
首先,要说明的是,并不是“狗狗接种了疫苗才可以出门”,而是“接种疫苗后一定时间方可出门”,这个“一段时间”通常为3-4周; 原因也很简单,为了让疫苗起作用,需要病毒与抗体发生作用并达到一定的量,才能起到保护效果——这也就意味着在疫苗接种期间,狗狗即便感染病毒,也不会发病(免疫失败的情况除外)。而接种疫苗后的1-2周内,抗体水平可达到峰值,此时病毒与抗体浓度最高,免疫功能最为活跃,对病毒的杀灭能力最强,也就是说这时接种的疫苗对犬瘟、细小等病毒性传染病具有最好的预防效果[1]。
当然,部分疾病可以通过抗体检测确诊,但最保险的方法还是重新接种。 其次,关于疫苗的选择,建议根据当地疫病的流行情况以及宠物医生的建议选择。一般来说,疫苗可以分为两类,一类是阻断感染的疫苗,另一类是抑制疾病的疫苗。前者用来预防传染病的侵入,后者用于已感染病毒的动物出现症状的预防和症状的控制。 对于家养宠物来说,以预防为主,所以一般情况下使用阻断感染的疫苗即可。值得注意的是,即使注射了疫苗,也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,以免细菌或病毒感染。
最后,关于疫苗的注射时间,一般来说疫苗需要注射三次,每次间隔2-4周,注射部位一般为臀部肌肉注射。第一次注射后,隔2周后注射第二针,第三针在相隔6个月后注射。部分疫苗还需要在第一年注射两次,每注射一次,疫苗所产生的免疫力都能持续11个月左右。
除了注射疫苗外,日常生活中也应做好预防措施,减少患病风险。比如定时驱虫,注意卫生,勤洗手,不直接接触病人的体液和血液等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