眼睛的眼白为什么红了?
结膜下出血,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:睡一觉起来,突然发现眼角有血丝,而且愈累愈明显,有时甚至整个眼眶都变成了“熊猫眼”。这种情况在医学上称为结膜下出血。 我们的眼睛表面有一层透明的薄膜,称之为角膜,角膜前面有一个像凹透镜的东西叫做前房,前房两侧各有一条血管,由眼动脉分支而来的睫状后短动脉和睫状前动脉,分别供应角膜和晶状体营养。
正常状态下,血液通过这两条动脉被输送到上述组织以及眼球表面的结膜。在某些原因下,可能使动脉管壁上的小静脉扩张或破裂,血液就会流入结膜下的纤维蛋白液中,形成结膜下出血。 引起结膜下出血的原因很多,可分为外伤、自限性疾病及肿瘤三大类。其中自限性疾病占绝大部分比例,包括结膜炎(急性炎症反应)、病毒性角膜炎(全身抗病毒治疗的同时,局部点用阿昔洛韦等药物)、电光性眼炎(休息、局部冷敷、预防感染、补充热量)等;而眼部外伤、异物,以及部分眼科手术也可以引起本症。
对于轻微的和暂时性的结膜下出血,通常不必进行特殊治疗。患者只要多卧床休息,避免剧烈活动,一般2~3周可自然消退。但在此期间,可使用冰袋作局部冷敷,每天3~4次,每次15分钟,以加速血循环,促进止血。如果血凝块不能吸收,可局部涂抗生素眼膏预防感染。如系严重的结膜下出血,则应加强支持治疗。除采用局部对症处理措施外,还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。